為何會有雙胞胎/龍鳳胎?
-
一般女性生理週期時,只會釋放一顆卵子,受精後形成一顆胚胎。
但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,可能會有二個或更多的胚胎同時發育,且胚胎各自有自己的胎盤,我們就稱為雙胞胎或多胞胎,而龍鳳胎是指嬰兒為男女各一。
為什麼會有不孕症?
-
在沒有任何避孕措施,經過12個月以上的規律性生活,而無法成功受孕,即稱為不孕症。
什麼是子宮外孕?
-
當受精卵形成後會在子宮著床,開始進行胚胎著床並發育。反之若是胚胎著床發育的位置在子宮之外,即稱為「子宮外孕」。這些子宮外孕的胚胎最常出現的位置為輸卵管、卵巢、腹腔或子宮頸,當發育位置不對,不只胚胎無法順利發育生長,甚至是危及母體安全。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,子宮外孕帶來的傷害已可大幅降低,但是有些女性由於過往病史或其他因素,產生子宮外孕的機率更是比一般女性高。
我要怎麼計算安全期和危險期?
-
1.安全期: 指避開女性排卵期,精子和卵子無法結合達到避孕效果的期間。
2.危險期: 在兩次月經來臨的這段期間內,扣除安全期和月經來臨的時間,剩下的日子即稱為「危險期」。
什麼叫排卵?排卵期是多長?
-
「排卵期」大約是在月經結束後的第七天產生,有可能提前或推遲。它並非是一段時期,而是一瞬間發生的動作。當包覆卵子的成熟卵泡將卵子排出後,塌陷形成黃體,結束排卵動作,此時女性身體荷爾蒙將進入黃體期。
孕婦常見疾病有哪些?
為何會流產?流產常見的原因是什麼?
-
流產
指胎兒還未發育至足以生存前就已脫離母體,稱為「流產」。世界健康組織規範定義更加明確:當胚胎重量少於500克,或是妊娠低於20週,使得胎兒不得不脫離母體。在一般懷孕婦女中,流產發生的機率約為15-20%,尤其好發於妊娠前13週。根據不同的生理狀況,可將流產分為先兆性、過期流產、完全流產、不可避免性流產、習慣性流產。
(1) 先兆性流產
(A) 臨床症狀:在懷孕初期,陰道出血或是有帶血分泌物,伴有腹痛、持續性腰痠。若是出血量少或是自然停止,透過超音波胎兒依舊存活,表示仍可繼續妊娠。
(B) 原因: 孕婦年齡過大(>34歲)、胎兒心動過緩、母體荷爾蒙問題。
(C) 處理方式: 臥床休息、給予黃體素、血管擴張劑。
(D) 檢測方式:超音波、血中β-Hcg、黃體素濃度。
(2) 過期流產
(A) 臨床症狀: 大多發生在懷孕12週左右,母體呈現的生理狀態和懷孕時無差異,但是胎兒已死亡,此種情況稱為「過期流產」。通常母體不容易察覺胎兒情況,一開始無任何徵兆,直至陰道出現暗紅色分泌物,或是產生劇烈疼痛。若是死亡的胎兒未及時處理,母體將有感染,甚至是危及健康的風險。
(B) 原因: 胎兒基因缺陷
(C) 檢測方式: 可透過都卜勒超音波確定胎兒有無心跳、超音波。
(D) 處理方式:藥物、手術處置(刮除術)。
(3) 完全流產
(A) 臨床症狀: 通常發生在懷孕前十二週,當胎盤和其餘妊娠組織全部排出母體外,稱為「完全流產」,伴隨著出血和腹痛,血流量較月經週期來得多。而另一名詞「不完全流產」是指仍有組織殘留體內,通常出血較嚴重,此時需立即進行手術。
(B) 原因:.胎兒染色體缺陷
(C) 檢測方式: 陰道出血、腹痛、骨盆腔疼痛。
(D) 處理方式:並不需要進行特殊的治療方式,只要確保母體已將所有妊娠組織排出,並監測hCG濃度即可。
(4) 不可避免性流產
(A) 臨床症狀: 若是以下情況發生在妊娠前20週,稱為「不可避免性流產」。
一、胚胎超過兩週無成長跡象,且母體hCG量下降。
二、子宮頸開口已打開,伴隨大量出血。
(B) 原因:胎兒先天基因缺陷、親代配子品質不良等原因。
(C) 檢測方式:腹部疼痛痙攣、陰道出血。
(D) 處理方式:若有持續出血、疼痛或感染情況,應立即進行手術(刮除術)。
(5) 習慣性流產
指有3次或3次以上連續的自然流產。導致習慣性流產的原因包含母體免疫問題、基因缺陷、內分泌、子宮內膜異位症。
乳汁是如何形成?
-
在懷孕過程乳房結構已開始發生變化,但在開始哺乳之前,乳腺功能尚未完全,除了乳房發育不良,乳房大小並不影響乳汁的產量及品質。影響乳汁分泌和排出的主要激素有兩種, 「催乳素」及「催產素」均是由大腦分泌的。
催乳素:又稱「泌乳激素」,能刺激乳腺分泌乳汁,嬰兒吸吮的刺激,會使大腦持 續分泌「泌乳激素」 ,促使乳汁源源不斷。
催產素:能刺激乳腺周圍的肌細胞收縮,以便嬰兒吸出。乳腺炎
乳腺炎可分為細菌感染和非感染性。若是細菌感染的話,有時會伴隨發燒、強烈疼痛、畏寒等情況,常發生於哺乳媽媽。
發生乳腺炎的原因:
(A)不正確含奶導致乳汁引流不良
(B)乳汁淤積
若是哺乳女性可藉由以下方式緩解乳腺炎情況:
(A)持續哺乳
(B)就醫
(C)規律哺乳
乳腺管阻塞
乳房有腫脹且疼痛的硬痛,阻塞之表層皮膚常是很紅,類似乳腺炎但較不嚴重。乳腺管阻塞時嚴禁熱敷,熱敷會使乳腺管更塞,甚至導致乳腺炎。
乳腺管阻塞常在24-48小時內消失無需治療。可藉由以下方式消除乳腺管阻塞:
(A)繼續哺乳: 患側持續哺乳,可有效引流患側,改變餵奶姿勢,讓寶寶靠近並對準硬塊。或是當寶寶吃奶時,以平穩力量擠壓乳房裡阻塞的硬塊。
(B)多休息
(C)規律哺乳
孕婦常見疾病有哪些?
1.定義
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的定義,在懷孕期間只要有「葡萄糖不耐症」的情況出現,均可稱為「妊娠性糖尿病」。孕期中,胎盤為了支持胎兒的生長會產生大量的荷爾蒙,然後這些荷爾蒙阻斷母體胰島素的作用,進而產生「胰島素阻抗」,使得母體血糖增高。
2. 檢查
(1)孕婦應在受孕24-28週,進行葡萄糖負荷試驗。
(2)孕婦是明顯肥胖者、曾患過妊娠性糖尿病,或有強烈糖尿病家族史者,都應特別注意。
3. 治療
(1)發現患有娠妊型糖尿病,即可尋求治療。
(2)維持血糖(以懷孕的健康女性為標準)。
(3)特殊的飲食配方和規律運動。
(4)每日測量飯前、飯後血糖值。
(A)加強胎兒的照護監控。
(B)注射胰島素。
(C)一般妊娠性糖尿病的孕婦在產後即可恢復正常血糖。
1. 定義
子癇前症
是妊娠毒血症的一種,指在娠妊20週之後才出現高血壓,伴隨蛋白尿、水腫症狀、或顏面及手腳全身水腫等症狀,為常見且高危險的病症,被視為「子癇症」的前兆。
子癇症
則是好發於懷孕晚期,症狀為全身痙攣。
子癇前症和子癇症兩者合稱為「妊娠毒血症」,目前確切的制病機制仍不清楚,但是主要是因為胎盤功能不全導致,引起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和血管痙攣的疾病。
2. 臨床症狀
母體:伴隨高血壓、蛋白尿、多種系統損傷。
胎兒:生長受阻、羊水減少、不正常氧氣供給。
3. 致病風險
(A)懷孕前已罹患高血壓、腎臟病、糖尿病。
(B)子癇前症家族病史、肥胖、多胞胎、血栓疾病這類風險因子的母體。
(C)患有子癲前症的女性,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會提升。
4. 治療
(A)必要時可服用降壓藥,以避免血壓升高。
(B)觀察母體和胎兒是否惡化,若是情況嚴重,且胎兒週期已足夠,可採取提早引產或剖腹。
(C)注意飲料攝取、避免肥胖,隨時監控血壓變化,通常生產後子癲前症會緩解許多。
1. 定義
下肢靜脈曲張是常見的靜脈疾病,常見於下肢表淺靜脈的彎曲及膨起。
2. 好發率
(A)男性 10~20%
(B)女性 25~33%
3. 好發族群
靜脈曲張家族史、懷孕、外傷
4. 臨床症狀
最常出現在白天活動結束,或是長時間站立後。
(A)局部性:疼痛、燒灼感、搔癢。
(B)廣泛性:腿部疼痛、疲勞、腫脹。
靜脈曲張可能的併發症包含:皮膚色素沉積、濕疹、感染、血栓性表淺靜脈炎、靜脈潰瘍、皮下組織纖維化。
5. 診斷方式
水腫、皮膚異常、潰瘍、都卜勒超音波、靜脈攝影、動態靜脈壓力測量等方式。
6. 懷孕及靜脈曲張
除了長期久坐或久站族群外,孕婦也是罹患靜脈曲張的高風險患者。許多孕婦發現,隨著步入孕期的時間愈長,小腿「浮腳筋」、水腫、酸痛的情況也愈明顯。可能原因為:
(A)荷爾蒙改變:女性懷孕時,體內的女性激素(雌激素和黃體素)隨著改變,造成血液堆積在下肢,導致靜脈曲張和水腫的發生。
(B)腹部壓力:當胎兒漸漸成熟,子宮也會隨之膨大,加深骨盆腔的壓迫,導致下肢靜脈回流不易且堆積,形成水腫及靜脈曲張。
(C)全身血液量增加:孕婦在妊娠期間還需負擔胎兒血液量,全身血液增加,大幅增加心臟血管的負荷,出現水腫、靜脈曲張的情形。
(D)體重增加
(E)家族遺傳
7. 預防及治療
(A)睡覺時採取左側臥姿勢,避免子宮壓迫下肢靜脈,增加血液回流壓力。
(B)儘量不要久坐或久站,大約每1.5小時就更換姿勢活動,也可試著進行溫和運動。
(C)避免翹腿,將腿抬高增進血液回流。
(D)懷孕期間避免體重過重,或是增加太多。
1. 定義
孕婦在妊娠期間容易因為荷爾蒙改變,加上子宮日益增大壓迫下肢靜脈,引起靜脈血液回流不易。若是此種情況發生在下肢(腿部)就稱為「下肢靜脈曲張」、若是直腸肛門的靜脈血管充血,就稱為「痔瘡」。
產後痔瘡的情形會大幅改善,但是不會完全消失。根據統計,產後婦女患有痔瘡的比例如下:
2. 致病原因
(A)便秘:因為子宮膨脹增大,使得腹腔內的壓力增加,造成靜脈充血,發展成靜脈曲張(肛門),衍生為痔瘡。
(B)荷爾蒙:妊娠期間,孕婦體內的荷爾蒙分泌量增加,使得胃腸蠕動減慢。尤其是黃體素藉由減少靜脈肌肉的強度,蠕動速度降低,導致便秘出現,更易形成痔瘡。
3. 症狀
(A)出血、疼痛。
(B)當腹腔壓力增大時(如排便、走路、打噴嚏…),肛門口會有異物突出。
(C)肛門口有搔癢感。
(D)肛門周遭皮膚脫皮。
(E)分泌物增加
4. 臨床診斷
必須先確認出血或疼痛的原因,排除腸發炎、結腸裂隙、結腸腫瘤等因素。常使用的方式包含:
(A)肛門指診
(B)肛門鏡
(C)乙狀結腸鏡或直腸鏡
(D)大腸鏡
5. 預防及治療
(A)維持適量的運動、生活作息正常規律。
(B)避免久坐或久站。
(C)多攝取各類水果與蔬菜、多喝水,預防便秘產生。
(D)可視情況求助醫師,在醫師處方下選擇適合的藥物(如軟便劑或痔瘡軟膏)。
(E)溫水坐浴,可緩解肛門疼痛。